如果你使用50mm焦距镜头的话……
安全快门便是1/50了。
安全快门安全吗?
每个人的手震程度不同,如果你就算拍摄时处于安全快门值也总是拍出手震照片,很可能要重新训练过正确持机方法了。 除此之外,要知道手持相机,震动是必然的,分别只是震动的幅度,而安全快门所指的是你在用这个快门值出来的照片「看起来」不手震而已,所以所输出的画面大小也是关键之一。 现今单反相机像素动辄千万至数千万计,就算用安全快门拍摄,在100%原大来看也有可能看到画面有轻微震动。 如果你想出一张海报或更大的照片,传统的安全快门可能也不够用,拍摄时快门便要设得更快; 有趣的是,我们一边追求高像素及高解像的相机及镜头同时,九成九的输出媒介却是网上上传照片,而现在大多数观众也是用手机来看社交媒体,如以手机尺寸看照片,就算有轻微手震其实我们也不容易发觉了。 故安全快门的「安全性」问题的答案有点矛盾︰在现今的高解像摄影器材,传统安全快门值已变得不安全,同时却因大多数家用输出照片都是小尺寸,故在大部份的情况下「看起来」又没有手震问题,即其实也颇为安全。
如果有防抖技术,快门慢一点也没关系。
安全快门的限制
如果你所拍摄的是移动中的主体,如运动、小孩、宠物的话,为了能拍到清晰的影像,安全快门便不具有参考价值了,你要的是更快的快门去凝固主体。 另外,微距拍摄因为主体已放大得非常大,只要镜头有轻微的抖动也会很明显地从照片中看出,所以安全快门亦不适用于微距拍摄。
不同相机如何计算“安全快门”
说了这么多“理论废话”之后,那到底“安全快门”怎么计算呢?实际,简单一点、笼统一点的说,安全快门定义就是快门值不慢于1/当前镜头焦距。举个例子:假如你使用的是全画幅相机配50mm的镜头,那么“安全快门”的快门值就是1/50s。再换个例子:假如你使用的是全画幅相机配24-70mm镜头,那么当镜头在最广端24mm时的“安全快门”就是1/24s,反之在70mm端的时候“安全快门”就变成了1/70s。
除了全画幅以外,数码相机中还存在APS-C画幅的相机。与全画幅不同的是,我们在计算APS-C画幅相机的“安全快门”时,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实际焦距换算成等效焦距。比如说佳能APS-C画幅的相机配50mm镜头,在计算焦距的时候要乘以1.6的“焦距转换系数”,所以50mm的镜头在佳能APS-C画幅相机上面的等效焦距为80mm,因此50mm镜头在APS-C画幅相机上面的“安全快门”为1/80s。而因为尼康的APS-C画幅要比佳能的稍微大一点,所以尼康APS-C画幅相机搭配50mm镜头,我们只需要乘以1.5的“焦距转换系数”就可以了,也就是说50mm镜头在尼康APS-C画幅上面的“安全快门”为1/75s。
结论:
安全快门是一个参考值,实际情况会因摄影环境和操作相机的人而不同。 现今摄影器材解像大幅提高的同时,防抖技术也越来越高超,所以安全快门在今时今日其实仍具参考意义。 大家何不试验一下自己用安全快门值作一个起点,用不同焦距手持拍摄,从而得出一个准确的个人化安全快门数值。
参考:
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